中国大量取消美国订单后,拜登:中美共存,终于意识到离不开中国
2023-07-11 21:02:04    猫眼观史

变脸本来是川剧的一项绝活,但现在看来,美国似乎也有同样的“传承”,至少拜登就玩得一手好变脸。

就在美国在之前长达数年时间中 满世界游说施压,分化拉拢,想在政治上孤立中国,科技上封锁中国,经济上打压中国后,拜登突然话锋一转,殷勤地说要与中国“共存”。

如果他是刚上任就说这话,大家可能还真会以为美国政府换总统后,对华方针也变了。可惜的是,在拜登任上,美国的反华行为不仅没有改变,反而更进一步,多次突破我国在“台湾问题”上的红线。


(资料图)

鼓动一大票小弟与中国脱钩,自己却突然说“不能离开中国”,要知道,韩国还在反华第一线上蹿下跳着呢,美国作为“反华总指挥”,自己却突然撤了,这合适吗?

这不是合不合适的问题,而是美国真的无法做到与中国脱钩,毕竟中国刚刚宣布取消一大批对美进口订单,拜登就已经如丧考妣了。

作为一个大型粮食进口国,中国的粮食订单基本占据了全球第一,而按照年度计划,在4到5月份间,我国应该从美国进口超过110万吨的玉米。这一笔订单接近我国在美国全年玉米订单总量的1/10,而且还代表了一种倾向:中国似乎要逐渐脱离美国市场。

今年与去年的数据对比可以说明这一点,之前美国玉米一直在我国玉米进口中占大部分额度,去年就在70%以上,但在今年统计的一季度数据中,却只有不到40%的进口玉米来自美国,这种下降程度可不是一点半点,而且在我国取消订单后,估计二季度的占比会更低。

大家可能觉得美国是以高科技为主要优势,其实这个观点过于片面了。除了高科技国家,美国更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,仅从耕地面积来看,美国就居于全球首位,而且水利发达、风调雨顺。

除此之外,美国农业机械化程度高,政府补贴大,特别是玉米,多年来产量都是全球第一,出口比例更是达到全球64%,而其中一半以上都是运到了中国。

各位可以想象一下,工资突然下降了将近一半是什么感觉,反正拜登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连忙高呼:不脱钩。

拜登还是年纪大了,反应有些迟钝,岂不知欧洲那边答应美国“去中国化”,这边转头又对中国说“反对脱钩”,从德国到法国再到欧盟,都是一边跟美国“打哈哈”,一边跟中国继续做生意,毕竟感受到挑战的是美国,欧盟也可以趁机寻求战略自主。

拜登主动表态后,美国高层也纷纷跟上,布林肯表示中美之间要和平、要共处、要在竞争中合作。

耶伦更是几乎成了“反脱钩急先锋”,在访华前夕就多次呼吁,中美绝不能脱钩,要进行“良性竞争”,还在与我国领导人会谈时,专门进行解释,说此前美国的种种举措,绝不是要与中国脱钩,其中肯定有误会。

看来美国的政客确实都学会了“变脸”这一绝活,几个月前,他们还四处游说,还欲盖弥彰地将“去中国化”改成“去风险化”,换汤不换药。

结果在中国出手反制后,国际舆论都在惊呼,现在不是美国要与中国脱钩,而是中国要与美国脱钩。再加上中东反水、巴西积极抢占美国空出来的“订单份额”,也难怪拜登突然清醒。

当然,我国也并没有追求与美国的脱钩,合作共赢一直都是我们的外交方针,并不会轻易走上对抗这条路。只是在美国总是出尔反尔、两面三刀的情况下,我国不得不为国家粮食安全考虑,况且巴西的玉米,也确实是要便宜一些。

虽然美国政府似乎在不继续推进与中国脱钩这一点上,达成了一致,但其到底有多少诚意,我们还是要打个问号。

从布林肯主动表达的意思来看,他口中的共存,是建立在中国永远矮美国一头的基础上,而这并不符合中国提出了互相尊重、平等合作。

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,凌霸世界已经太久了,这并不符合发展潮流,不只是中国,包括欧盟、俄罗斯、印度在内的诸多国家,都希望能有一个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,一个公平竞争中合作共存的多极化世界,才是正常状态。

中美之间确实有竞争,但并不是一定要分个你死我活,美国应该从“美苏对抗”的历史阴影中走出来,意识到东西对抗早已结束,现在是全球一体化的广阔世界,完全容得下所有国家共同发展。

关键词:

下一篇: 遵义电大举行“光荣在党50年”纪念章颁发仪式
上一篇: 最后一页